2025年8月15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G42丹阳收费站的收费广场仿佛被扔进了巨型蒸笼,柏油路面蒸腾着热浪,空气里浮动的气流都被烤得扭曲变形。就在这样足以融化柏油的高温天里,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沪支队第二大队的执法人员与丹阳地方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的同志们并肩而立,一场针对“两客一危”车辆的联合检查行动正在烈日下有条不紊地推进。
上午9时,阳光已褪去清晨的温和,化作带着灼痛感的锋芒。执法人员刚在收费广场站定片刻,额头上便沁出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的沟壑滚落,砸在深色制服的衣领里,瞬间就被蒸腾的热气吞噬得无影无踪。“站着不动都像在蒸桑拿,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滚烫的热气,嗓子眼里总像塞着团干棉花。”一位执法人员用袖口匆匆抹了把脸,深蓝色的布料上立刻洇出一片深色的湿痕。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如松般挺拔地坚守在各自岗位,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往来车辆,每一个眼神里都透着不容懈怠的专注。
检查车辆时,执法人员需频繁弯腰查看相关证件。正午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直射在他们后背上,制服被晒得发烫,仿佛有团火焰在皮下灼烧。“后背火辣辣的,像是被烙铁反复烫过。”一位老执法员轻轻捶了捶腰背,额角的汗珠滴落在证件本上,他迅速用指腹拭去水渍,继续逐字逐句核对信息,生怕一丝疏忽放过潜在隐患。检查间隙,他们还不忘拉住大车司机开展安全教育,晒得黝黑的脸上渗着汗珠,声音因干渴有些沙哑,却依然耐心地强调着高速公路随意上下客的致命风险,反复叮嘱要严守交通法规。每一个手势、每一句话语,都浸透着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沉甸甸的责任感。

中午时分,气温达到顶峰。执法人员轮流到收费站的遮阳棚下稍作休整,可棚内的空气依旧像团滚烫的棉絮,丝毫无法驱散黏在皮肤上的燥热。他们拧开随身携带的水壶,仰头猛灌几口凉水,喉结滚动的瞬间,汗水已顺着脖颈钻进衣领。有些年轻队员的手臂上,短袖袖口勾勒出的黑白分界线格外醒目——那是长期在户外执勤留下的“勋章”,被烈日晒得发亮的皮肤下,青筋因高温而微微凸起。

即便体力消耗如同沙漏般加速流逝,执法人员们的检查标准丝毫未打折扣。他们指尖划过营运证上的每一处印章,凑近线路牌辨认模糊的字迹,反复核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有效期。遇到心存抵触的司机,他们耐着性子拆解法规条文,拿起事故案例图册讲解高速上下客的致命后果。每一个下蹲起身的动作,每一次抬手示意的指挥,都在透支着本就酷热难耐的身体。
在这场持续全天的高温“烤”验中,执法人员用汗水浸透又晒干的制服、晒得脱皮的脖颈、沙哑却坚定的嗓音,诠释着交通执法人的责任与担当。当暮色终于为烈日收梢,结束一天工作的他们解开湿透的制服纽扣,后背已印出清晰的汗碱地图。尽管浑身像散了架般疲惫,双眼却依旧明亮如星——正是这双在烈日下熬红的眼睛,共同筑起了一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