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综合执法
交通综合执法

宁沪支队与国家管网携手 守护长三角能源交通“双动脉”

2025-08-04

为筑牢国家能源大动脉与交通主干道的安全屏障,8月4日,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沪支队第二大队与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苏浙沪输气分公司镇江站正式签署《西气东输管道交叉(并行)联合保护协议》。这一创新合作机制的落地,标志着长三角核心区域“路管并行”安全防护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新阶段,为全国同类设施协同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江苏方案”。

此次签约是双方深化协作的重要里程碑。早在2025年6月下旬,双方已完成首次联合排查,精准锁定西气东输管道镇江市丹阳市经济开发区(桩号 HC099)至常州市新北区(桩号HD046)段与G42沪蓉高速、S35阜溧高速交叉及长距离并行区段的安全风险点。基于排查成果,协议聚焦“信息互通、联合巡护、应急联动、施工协调”四大核心维度,构建起全链条防护体系。

在信息互通方面,双方建立“双轨通报”机制:日常以书面、电话形式定期交换维修维护计划,重大施工前实施“双向预警”,联系人变更实现“即时同步”,确保关键信息零延迟传递。联合巡护则采用“常态共巡+定期排查”模式,对交叉并行区段开展针对性巡查,发现隐患第一时间启动协同处置流程,形成“发现-通报-解决”的闭环管理。

图片1.png

应急响应环节更显创新突破。双方不仅联合制定专属应急预案,更明确“险情双启动”机制——任何一方发现险情立即同步激活响应流程,紧急抢修必须在双方全程监护下实施。施工协调则突出 "前置化" 原则,所有可能影响管道安全的工程活动均需提前72小时进入协商流程,从源头规避交叉作业风险。

“这份协议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具体实践。”宁沪二大队负责人表示,通过厘清责任边界、打通协作堵点,将为日均输送天然气超3000万立方米的西气东输关键段,以及日均车流量超5万辆的沪蓉高速核心区段,构建起“无缝衔接”的安全防线。国家管网镇江站相关负责人也强调,该机制将有效提升应急处置效率,预计可将跨领域险情响应时间缩短40%以上。

作为江苏省首次在油气管道与高速公路交叉并行领域建立的专项合作机制,此次签约的创新价值在于:突破了跨行业管理壁垒,将“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共治”;通过制度化设计,把临时协作升级为长效机制;以具体桩号为锚点,实现安全责任的精准划分。业内专家指出,该模式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协同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据悉,双方将在协议框架下,于9月开展首次联合应急演练,并建立季度安全会商机制,持续推动保护措施落地见效,为长三角地区能源供应稳定与交通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 2025 江苏交通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4149555号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